參考消息網2月4日報道 德國《南德意志報》網站2月2日報道稱,中國人多年來一直是德國展覽會上規模最大的外國團體。但后來暴發了新冠疫情。德國展覽業協會副主席彼得·奧特曼本周初還抱怨道:“去年中國參展商和參觀者數量還遠未恢復到之前的水平。”本周三開幕的紐倫堡玩具博覽會和本周五開始的法蘭克福國際春季消費品展覽會標志著轉機來臨。奧特曼說:“這是中國參展商和參觀者(疫情后)首次如此大規模地到來。”
據報道,紐倫堡玩具博覽會的“中國精選”展區涵蓋了119家公司,共有約200家來自中國的參展商參與了這場玩具行業最大規模的聚會。主辦方紐倫堡玩具展覽公司董事會發言人克里斯蒂安·烏爾里希對高參展率尤為滿意。“這凸顯了中國對于玩具行業一如既往的重要性。中國是采購市場,也越來越多地成為銷售市場。”
報道稱,實際上,玩具行業與中國的關系極其密切,無論是新冠大流行還是與之相關的問題——例如工廠停產、對歐運輸物流問題或政治分歧——都沒有改變這一點。中美貿易沖突或持續不斷的人權辯論也沒有影響玩具業務。顯然,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中國始終是全球60%到75%——由于各種預測不同而有所波動——的玩具的生產地。
德國最大的玩具制造商仙霸集團的老板、現年66歲的米夏埃爾·西貝爾表示:“我們都依賴中國,事實就是這么簡單。”
報道稱,西貝爾親歷了上世紀90年代末和本世紀初的產業遷移。當時整個玩具行業在主要位于中國南方的玩具工廠的低工資誘惑下轉移到了那里。仙霸集團中國與亞洲市場專家約翰內斯·韋伯表示,目前中國的時薪、社保和其他支出都有所增加,因此其他亞洲國家也能憑借低工資成本與中國競爭。但西貝爾仍認為在可預見的未來不會出現中國的替代者,盡管他的公司目前也在8個歐洲工廠進行生產。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