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很快,在大洋彼岸的家長們就會發現,手里的玩具漲價了!!!
近日,彭博、路透社等多家海外媒體報道:由于疫情導致全球運費瘋漲,多家國際貨運巨頭追加貨柜、貨船訂單。但到貨需要時間,越來越多物流專家認為運力不足的問題很有可能一直持續到2022年。歐洲央行的研究人員發布的報告稱:2021年的集裝箱價格將全年居于歷史高位。不少玩具廠商紛紛表示,“頂不住,要漲價!”
▌貨柜缺到什么程度?
美國貨運代理公司飛協博(Flexport)海運業務副總裁Nerijus Poskus表示,5月的海運運費幾乎要沖破天際,一些超過1萬美元/柜,少部分更是突破了1.5萬美元/柜。大部分的報價還尚未包含為保證貨期而繳納的巨額保險費用。其中,有不少貨柜因為卸貨進度緩慢而積壓在各大港口,導致貨柜、貨船嚴重不足。
緩解運力不足的一個方法就是增加運輸船只。根據彭博IHS全球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的集裝箱貨船訂單增加了50艘,這是2007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但這些新船需要幾年后才能交付下水運營。
另外一個更快的解決方法就是增加集裝箱。據悉,上一季度的集裝箱產量增加到140萬個。
而各大國際貨運公司也在設備上加大投入。百慕大集裝箱租賃公司Triton International在今年花費26億美元訂購集裝箱。丹麥馬士基集團(Maersk)表示將會在本季度末增加26萬個標準柜;德國船運公司 赫伯羅特( Hapag-Lloyd AG )則已經下訂了15萬個標準柜;法國達飛海運集團(CMA CGM)到7月,會增加25萬個。根據Drewry集裝箱設備和租賃研究主管John Fossey預計,今年全球集裝箱量將增長5.8%,達到4570萬個標準柜。而去年的漲幅,僅為1%。
不過,新箱的價格也并不便宜。根據Sondey的數據,每個新箱的均價為3500美元,高過去年11月的2500美元,更是2019年1600美元水平的兩倍還要多。
Triton International 首席執行官Brian Sondey表示:目前人們無法準確預計這種情況要到什么時候才結束,但猜測多集中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恢復。
▌成本高企,廠商漲價幅度或超2成
但遠水救不了近火。最近一份報告顯示,歐元區的制造商們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原材和零件的延誤。隨著經濟逐步重啟,需求增加,供應卻無法跟上,越來越多的訂單難以完成,成品價格上漲將達到破紀錄的水平。
受此影響,就連美國玩具巨頭孩之寶都頂不住了,近日在公布第一季度業績報告時表達了漲價的意向,并將原因歸結到包括樹脂塑料、包材、金屬、物流等成本上漲。
美國玩具業咨詢公司Global Toy Experts和部分玩具公司負責人聊過之后發現,大部分計劃的漲價幅度竟高達25%!目前,玩具廠商正和零售商密切溝通,確定消費者可接受漲價的商品名錄,而一些價格敏感度較高的商品則保持不變。
▌用工短缺也是大問題
因為國際運費上漲,一些玩具公司也試圖通過本地化生產來擺脫對海外供應的依賴,但似乎也效果不大。雖然,美國廠房里的機器又轟隆隆地轉起來了,但卻有著極大的用工缺口。疫情期間,美國制造業的就業人數因裁員大幅下降了140萬人。MGA Entertainment首席執行官 Isaac Larian在接受福克斯商業(Fox Business)采訪時表示:目前他無法為公司的美國工廠招聘到足夠的工人。有評論指出,裁員容易,招人難。
國內的玩具企業們,你們今年的情況又如何呢?歡迎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