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玩具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現狀如何?根據中國玩具與嬰兒用品協會的數據顯示,中國現有四百四十六萬家玩具相關企業,而四川省以六十一點三十四萬家排在第一,廣東與浙江排名二三名。
2019-2020年,玩具相關企業年注冊量連續兩年突破百萬大關,其中2020年注冊量是一百二十九點六十七萬家,在今年前5月新注冊企業是五十六點三十四萬家,同比增長了百分之三十二。其實中國兒童玩具行業并不是在近兩年才興起的,是因為在過去一直都是外資品牌扮演生產制造商的角色。
報告顯示,中國潮流與收藏玩具零售的市場規模到2024年達到了七百六十三億元,特別是泡泡瑪特的上市與多年來潮玩用戶的培育,讓潮玩市場多年來都維持在百分之三十的增長速度。
近年來,兒童玩具不斷推陳出新,其艷麗的色彩、新奇的功能、炫目的視覺體驗令孩子們著迷,但值得注意的是,安全本應是兒童玩具的第一原則,但是目前市面上一些玩具暗藏安全隱患,屢屢導致兒童安全事故發。中消協指出,當前兒童玩具市場上存在著一些不符合國家有關玩具安全標準的不合格產品。這些產品,有的是無生產日期、無生產廠家以及無質量合格證的“三無”產品,有的是添加了有毒有害的禁用物質或者某種元素含量超標的劣質產品等。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統計分析顯示: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在2019年國內市場玩具零售總額是七百五十九點七億元,比2018年增長了百分之七點八,其中有一半的受訪消費者計劃2020年增加購買玩具的支出,所以說未來中國玩具市場的成長空間非常大。
《2020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顯示,2020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兒童玩具投訴4847件,比2019年的投訴量增加了近兩倍。涉及安全的問題主要包括機械物理傷害(如玩具小零件脫落、玩具有危險尖點利邊等)、化學傷害(如違法添加禁用物質、某種元素含量超出國家標準等)、玩具適用年齡與實際使用不符以及誤玩非玩具產品造成的傷害等。如,廣東省市場監管局2020年對651家企業1035款兒童玩具類產品進行的質量監督抽查發現,184家企業生產的214款產品不合格。
根據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的數據顯示,我國玩具內銷市場由2016年的556億元增至2020年的779.7億元。與此同時,相關企業注冊量也迎來了爆發式增長。企查查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玩具相關企業注冊量同比漲幅達126%。目前,我國共有446.7萬家玩具相關企業。四川省以61.34萬家排名第一,廣東、浙江分列二三名。2019-2020年,玩具相關企業年注冊量連續兩年突破百萬大關,其中2020年注冊量達129.67萬家,今年前5月新注冊企業56.34萬家,同比增長32%。今年1-5月共新增56.34萬家玩具相關企業,同比增長32%。其中一月注冊量達8.88萬家,同比增長69%。二月注冊量為5.12萬家,同比增長146%。3-5月注冊量均超過10萬家。
中國是玩具產品生產大國同時亦是出口大國。全球絕大多數的玩具都在中國生產,中國玩具產品的90%左右直接出口,出口的七成以上玩具都是屬于來料加工或來樣加工。北美洲是中國玩具出口最大的地區,占中國玩具出口總額的33.87%;其次是亞洲,占玩具出口總額的32.26%;歐洲地區位列第三,占玩具出口總額達23.7%。廣東、浙江、江蘇、上海、山東和福建是中國玩具出口的主要省市,占玩具出口總額比重分別為62.03%、14.88%、6.56%、3.82%、1.99%、1.97%。其中,廣東省是中國最大的玩具生產和出口地區。造成我國玩具產業發展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整個行業長期以來滿足于為出口而生產的這種簡單經營模式,而且我國整個玩具市場也長期處于啟蒙階段,消費意識與能力并不強。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城鄉居民的消費支出中,玩具類支出將越來越大。中國16歲以下兒童有3.6億左右,占人口的比重約20%。中國兒童消費已占到家庭總支出的30%左右,全國0-12歲的孩子每月消費總額超過35億元。玩具的需求和消費意愿提高,極大地推動中國玩具行業的發展,如何更好的開發兒童市場,將能給玩具國內行業打來很大的市場份額。
伴隨著內銷市場的不斷完善和規范,加上國家在政策上對玩具、動漫、游戲等“創意產業”的傾斜和大力扶持,國內的玩具產業將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黃金期,發展速度加快,行業效益提升。預計到了2022年中國玩具市場零售規模將突破1100億元,達到1108億元。
從全球來看,中國不僅是第二大玩具消費國,同時也是最大的玩具生產國。現在我國玩具企業有非常明顯的區域分布特征,玩具企業都集中在廣東、浙江、江蘇、上海等其他沿海地區,這些省市是我國玩具產業發展比較成熟的地區。
我國兒童玩具企業只有在研發創新、渠道建設、市場營銷等方面大力重視,才能推動擁有自主創新能力的國內品牌緊跟市場變化,并保持良好的客戶關系和銷售渠道的多樣性,在競爭中日益凸顯優勢。
基于不同的國情,各個國家的兒童節時間和慶祝方式具有各自的特色。商家們可以在了解各跨境市場的兒童節特色后,采取“因地制宜”策略,切入兒童玩具這千億美元的細分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