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國家受疫情放松管制影響,制造業、出口、消費迎來復蘇,越南成為中國清零政策的受益國,出口數據連創新高,3月一舉超越深圳。
多位讀者反饋,其所在的外貿制造業連續砍單,很多工廠停工,無活可做。大量制造業工廠、產業鏈向東南亞轉移,墨西哥灣也成為受益國,訂單全面復蘇。
越南工廠全廠核酸檢測,員工80%陽性,20%陰性。結果是80%陽性繼續上班,20%陰性停工回家隔離,避免感染。如不怕感染成陽性,隨時可以回來上班。據越南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越南今年3月份進出口總額為673.7億美元,環比增長38.1%。其中出口額為347.1億美元,環比增長48.2%,同比增長14.8%。越南出口數據,來源:https://tradingeconomics.com/vietnam/exports 單位:USD billion
僅3月份,中國貨物貿易出口總額2760.8億美元,同比增長14.7%;越南貨物貿易出口340.6億美元,增長45.5%(凈增106.4億美元),已經超過深圳(深圳3月份出口240億美金),與廣東全省577.5億美元的出口額很接近了。越南對中國制造業的替代主要是紡織業、農產品等,從優衣庫、耐克、阿迪達斯等全球知名服裝企業的產品生產地址看,已經大部分轉向了越南和緬甸等國。
此外,大量電子、家電制造業也已經將產業鏈轉移至越南,仁寶、戴爾、三星、LG等都在越南建廠,供應鏈也隨之遷至越南,這對中國珠三角制造業來說是巨大的挑戰。預測認為,如果中國防疫政策不調整,按照越南目前的增速,超過廣東,也只需要兩年時間。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一季度,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5.8%,比上年同期下降1.4個百分點;制造業產能利用率為75.9%,下降1.7個百分點。隨著工業和制造業產能利用率走低,能源及原材料價格暴漲,我國除了對外貿易訂單“外流現象加劇”外,還出現了另外一種不可低估的新壓力——毀單現象陡增。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表示,當前經濟運行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和挑戰。從外部來看,地緣政治沖突加劇,全球經濟復蘇動能被削弱,這可能會令我國貿易順差加快收窄。與此同時,盡管中國經濟率先復工復產,但我們出口定價能力有限。比如有的外商擔心物流沒保障,就會同時下很多訂單,誰先送貨入庫,就把尾款結給誰,他最多損失訂金。但這會造成國內出口商之間的相互競爭。東南亞國家中,越南表現尤為亮眼。越南海關總局公布,越南貨物貿易一季度累計進出口總額達1763.5億美元,同比增長14.4%(凈增221.7億美元),尤其是農產品的出口增速相當高,約18-19%。胡志明市服裝、紡織品、刺繡和針織協會主席表示,許多紡織和服裝企業已經獲得了足夠的訂單,可以生產到今年年中甚至9月。例如,Thanh Cong紡織服裝投資貿易公司的訂單足夠排到第三季度末,Garment Corporation 10的訂單排到了六月底。繼2021年最后幾個月的積極表現之后,今年前兩個月,越南服裝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繼續保持強勁增長。越南紡織服裝協會主席稱,在兩個月期間,越南出口了價值近82億美元的紡織服裝產品,同比增長59%。今年第一季度,該行業預計將獲得127億-128億美元的出口收入。得益于歐盟-越南自由貿易協定和英國-越南自由貿易協定帶來的關稅優惠,越南紡織服裝企業今年將加大進入歐洲市場的力度。不過,越南當地紡織服裝企業也面臨著高昂的運輸成本,同時南方的企業面臨著勞動力短缺。另外,由于快速恢復生產,越南許多木材行業的企業已經收到大量訂單,足以讓工人在整個第三季度甚至到今年年底都保持忙碌。
中國臺灣仁寶(越南)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K.C Chen介紹了設在永福省投資額達5億美元的筆記本電腦工廠的運營情況。他說,“我們目前是戴爾、谷歌、亞馬遜等品牌制造商。我們的工廠運行仍然穩定,預計今年第二季度末,將吸引1.5萬名員工。”除了上述項目外,仁寶在永福省對Arcadyan Technology電子器件制造項目進行投資,投資總額達5000萬美元。隨著仁寶在越南制造用于出口的戴爾、谷歌、亞馬遜等產品,可以看出,越南正在真正成為世界制造中心,至少是電子領域的制造中心。除了三星、英特爾、LG 等大品牌之外,越來越多世界著名電子品牌的制造商在越南開展業務,例如富士康、立訊精密、溫斯頓、和碩、歌爾等。上述品牌的出現使越南成為電子產品和移動設備的生產基地,今年第一季度,手機及零部件、電子產品、電腦及零部件的出口額超273億美元。去年,手機及零部件出口額達575.4億美元。今年前三月,許多大型投資商投資擴建在越南的工廠。例如,樂高在平陽開展價值 13.2 億美元的項目,三星電機(Samsung Electro-mechanics)在太原開展價值 9.2 億美元的項目,歌爾在北寧開展價值 3.06 億美元的項目。越南臺灣商會聯合總會會長簡智明說,“我們許多企業都想扎根在越南”。他認為,越南是東南亞供應鏈轉移趨勢中的重要一環,因此,越來越多的臺資企業來到越南投資。簡智明說,“近期,中國臺灣對越南的投資增長迅速,加工、制造業、電子等產業繼續增加。”據外國投資局的評價,“預計,今后,外企投資浪潮將會增加,其中大部分是來自日本、韓國、臺灣和歐盟等的企業”。甚至,據外國投資局的評價,由于俄烏沖突的影響,越南也可以從歐洲投資商的投資轉移趨勢中受益。近日上海公布了疫情導致的死亡數據,大多為高齡合并嚴重基礎疾病者。4月24日,新增本土死亡病例51例。平均年齡84.2歲,80歲以上高齡老人共37位,最大年齡100歲。(51位患者基礎疾病嚴重,累及多個臟器,包括急性冠脈綜合征、心力衰竭、嚴重心律失常、高血壓3級(極高危)、腦梗后遺癥、糖尿病、帕金森病、阿爾茲海默癥、尿毒癥、惡性腫瘤、重度營養不良、電解質紊亂等。4例曾接種過新冠肺炎病毒疫苗,其余均未接種新冠疫苗。患者入院后,因原發疾病加重,經搶救無效死亡。死亡的直接原因均為基礎疾病。)上海新冠防治組長張文宏介紹,奧密克戎新冠變異株流行以來,我們發現與早期武漢疫情期間有重大差異,當時新冠肺炎病死率最高的時候達5%以上。如今,即便把基礎疾病死亡的病例計算在內,上海總病死率維持在0.0178%(87/48.8萬),而其中新冠重癥肺炎死亡占比很低。目前對病死率造成最大影響的,是高齡患者與基礎疾病患者的病故,這是上海當前救治面臨的最大挑戰。分析認為,如果中國能夠迅速控制住疫情傳播,或采取新的防控政策,減少對人和貨物流動的影響,以及減少封城清零舉措,中國的外貿出口訂單將迅速恢復。
同時,2022年7月,中國將迎來超過1000萬大學畢業生涌入就業市場,這需要采取更加積極、科學的穩就業,穩經濟政策。對于防疫政策是否會做出調整,企業家、居民都在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