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辦公椅品牌“座為”成功問世后,座為科技收獲了持續創新的信心,很快啟動了新的“創業項目”——打造適用于中國消費者的全新兒童安全座椅及品牌。IDEO以博奧集團轉型之路同行者的角色,再度加入其中。
推動新項目啟動的客觀條件是,中國每年因交通事故導致的兒童死亡數量居高不下,將兒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納入全國性法規的討論持續發酵。兒童安全座椅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保障兒童出行安全的“剛需”。
安全性成了行業的核心標準,市面上滿足安全需求的產品也比比皆是。
座為科技和IDEO對此提出的問題是:安全性實質上是開發兒童安全座椅最基礎的需求,中國家庭對這一品類的期待,是否不止于此?座為科技推出的全新產品,是否能為消費者帶去更多的價值?
IDEO要做的,是與客戶一起開拓潛在的市場機遇。
挖掘“隱藏”的用戶需求
我們首先需要回答的是兩個緊密相關的核心問題:新一代的父母們,是怎樣的一群人?他們自身的特點,會如何影響他們對兒童安全座椅的期待?
考慮到不同市場消費需求的潛在差異,IDEO團隊分別在上海與泰州展開了用戶調研。我們對當地家庭做了深入的家訪,走訪了大量線下母嬰用品門店,也采訪了月嫂、育兒專家及兒童心理學專家。
一線城市與三線城市的消費市場雖有差異,但在與消費者的深度對談中,我們發現了鮮明的共性。
“很多年輕的爸爸媽媽,談起養育孩子這件事,比我們最初預設的要更‘情緒化’,他們非常愿意談論自己在整個過程中經歷的情緒起伏…盡管身邊的人可能會對他們說,‘我們會在養孩子上幫襯你的’,但在真實的生活中,他們非常孤獨。”IDEO資深設計研究員端楚立說道。
當我們透過不同的身份濾鏡去觀察年輕一代的父母,會發現橫亙其中的一道鴻溝:作為獨立的個體,他們擁有鮮明的個性和明確的自我追求,會通過服飾與各類生活物件積極地表達自我;但當他們成為了父母,這份“自我”迅速被削弱甚至隱藏,孩子成了絕對的中心。
他們渴望像過去表達自我一樣,展示自己為人父母獨特的一面,但對于他們這一情感訴求,市場上的許多產品卻未能做出有效回應。
“許多嬰童產品是為他們的孩子設計的,但沒有為父母們設計好的用戶體驗。”IDEO資深用戶研究員端楚立說道。
最核心的疑問因此有了答案——兒童安全座椅除了為兒童服務,也應當為作為“間接使用者”的父母們設計;安全性依然重要,但保證安全不等同于忽視父母們的情感需求。
為了更好的設計,而定制設計流程
用戶調研的核心發現,確立了項目的推進方向。但著手產品設計的同時,我們還需克服兩個難題:如何在緊張的項目開發時限中實現創新,同時在設計過程中幫助客戶轉化思維。
座為科技預留的項目周期比較緊迫,他們準備在一場重要的行業展會上推出全新的產品。但兒童安全座椅的技術規范及標準十分嚴苛,要保證如期結項,我們必須清晰地獲知,具體的限制是什么、可供設計發揮的空間在哪里。
博奧集團的優勢在于擁有20余年為國內外各大汽車品牌研發與生產汽車座椅的經驗,這讓他們積攢了克服技術障礙、推動量產的實力,但工程制造思維卻成了轉型的障礙。IDEO認為,比設計具體的產品更為關鍵的,是幫助客戶習得打造消費者產品及品牌的思路,這將有助于他們以更自信的姿態邁入B2C領域并取得更長遠的成功。
為實現一石二鳥的目標,IDEO設計了一個“共創式”的合作模式。
我們在品牌定位、產品設計階段的首尾,分別加入了兩個共創工作坊,將座為科技項目團隊與兒童安全座椅的制造團隊聚集在一起,共同商議產品的設計方向與細節。
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各方反饋可以被及時獲知,產品設計的決定也得以迅速明確。
在一場討論品牌定位的工作坊上,當IDEO團隊展示了強調“自然質感”的設計方案后,現場的項目成員隨即表示,“這個非常不一樣,會是一個賣點”,在過往世界各大兒童安全座椅品牌中,他們“沒見過”類似的設計。
在產品設計階段的另一場工作坊上,不同團隊的參與者被分成幾個小組,用現場的各類材料搭建座椅模型并討論方案的適用性。當人們以更小的單元展開合作后,有效的討論自然而然地發生了——
“當IDEO的人提出‘讓我們把這個材料用在這個位置吧’,客戶可能會因工藝上難以實現而反對,但組內的工程師可能會表示‘我們為何不試試別的方法呢’。當我們組成小團隊時,這樣的對話就會不斷發生;正是通過這些對話,我們以更隨意的方式建立了對彼此意圖的清晰理解,也建立起了彼此間的信任。”IDEO資深設計主管黃健誠說道。
這個產品的開發是基于消費者洞察展開的。IDEO 把我們的開發團隊和工廠落地實施的團隊融合在一起,從前期的開發階段就已對應上消費者需求,并考慮了哪些技術能真正給消費者創造價值同時兼顧工廠生產落地的需求,整個項目因此推進得非常順暢。你會發現IDEO的價值已經超越了工業設計階段,因為它在工業設計的過程中已考慮了后期生產落地的能力。
——座為科技安全座椅項目負責人趙建偉
以自然的方式,推動思維的轉變
幫助客戶轉變思維的挑戰,被我們拆分至項目的不同環節,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向前推進。
我們邀請座為科技團隊一同參與用戶調研,親眼看見潛在消費者的面孔,并聆聽他們的感性表達。
尋找品牌定位時,我們有意對方案進行了高精度渲染,并以消費者在日常購物場景中通常見到的產品展示頁面,將有潛力的產品逼真地呈現在客戶面前。
我們還構想了這款兒童座椅與消費者建立聯系的不同觸點,并展示了它在淘寶頁面、線下海報、門店展示臺等各類消費場景中,可能給人帶去的第一印象。
“我們的出發點是,不僅讓客戶知道我們為何做出這樣的設計,他們的產品與品牌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哪些需求,而且將這一切以一種消費者能看到的方式呈現給他們,讓他們帶入消費者的視角去進行思考。”IDEO資深設計研究員端楚立解釋道。
用顛覆性的設計,與消費者共情
最終,這款以“嘜步”為品牌名的兒童安全座椅,如期成功問世。市面上已有的兒童安全座椅,大多色調較深、周身遍布卡扣,試圖以直觀的嚴肅感來突顯產品的安全性。嘜步則格外清新自然。
我們有意選擇了溫柔的顏色,用木質飾板裝點椅背,目的是使其盡可能貼近年輕父母們追求的審美與生活方式,并達到高度融入不同場景的效果——當這把安全座椅被擺放在家中、汽車后座或室外的自然環境中,它都不顯突兀,因而可以被作為理想的介質,協助父母陪伴著孩子走入不同的環境,一步步地認識世界。
為增強實用性,我們選用了抗污能力強、易清潔的面料,并將椅面部分的布料設計為可拆卸的樣式,以滿足清潔需求。在實現“安全性”的基礎上,我們在卡扣外包裹了布料,有意在視覺和觸覺上隱藏了塑料和金屬配件的堅硬感,進一步提升座椅的舒適性,為兒童與父母帶去更高層次的安全感。
而為了盡力放大座椅舒適柔軟的觀感,在保證交付的前提下,我們反復打磨了木質飾板與織物交匯處的形態。最終,這張座椅在視覺上最堅硬的部分,也呈現出了圓潤的質感。
“我們沒有在這里妥協、走捷徑,因為我們要打造的是直面消費者的品牌,這樣的細節非常重要……對客戶來說,當然歡迎這種類型的投入,因為我們就像他們核心團隊中的一個額外的團隊成員,從設計的角度幫助提升他們的能力。”IDEO資深設計主管黃健誠說道。
而對于座為科技來說,兒童安全座椅是嘜步品牌發展的起點。
我們對嘜步這個品牌的定位,不是兒童安全座椅品牌,而是母嬰品牌。IDEO幫助我們在這個階段打好了基礎,同樣的品牌理念和開發思維,在將來可以運用在兒童推車、兒童餐椅等嬰童居家出行場景的各個領域。但核心仍然是新一代父母和孩子的需求。
——座為科技CEO盧少軍
如何看待設計的影響力?
2022年3月,嘜步兒童安全座椅如期推出市場。疫情雖反復不定,但在3個月內,它的銷售額已累計了數百萬元人民幣。在嘜步的電商平臺上,不少消費者對其兼顧“顏值”與“品質”的優點,給出了好評。
“我們之前只注重產品本身,認為做出一臺在功能面相對強于競品的產品即可,但和IDEO合作后,我們對產品力有了更深的理解:先要明確目標消費者,關注消費者當下的需求、甚至未來的需求變化,并對產品的開發和延展做出動態的判斷和管理。”嘜步項目負責人趙建偉,對座為科技與IDEO的合作給予了這樣的反饋。
我們很難從短期數據中得出精準的市場反饋。但對IDEO而言,與營業數據同樣重要的,是客戶團隊在認知層面的成長,而這無疑會對其未來的發展產生更長遠的影響。
IDEO把消費者洞察、商業策略和產品定義融合在一起思考的工作方式,對我們的團隊幫助很大。我們公司現在不再嚴格區分產品經理、市場經理和銷售經理的角色,而是把這些角色融合進一個團隊、實現內部的整合。這個組織架構的變革,是更加市場導向的。面對市場的變化,也會更加靈活和反應迅速。